所谓「漫才」,是日本自19世纪末起流传下来的一种「话艺」,一般是由两个人配对,用滑稽对口来逗乐观众。两个演员分别为「捉角」和「傻角」,「傻角」说 一些蠢话,「捉角」便抓住这些蠢话或拍打「傻角」脑袋,或教训、劝告其一番。帕托克演的是「傻角」,说的是一些在外国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日本常识,这是帕托 克的擅长之一。他告诉记者:“实际上,美国人被人拍打脑袋是会非常生气的,我也是同样。一开始时,我心想待下场后定要在休息室里打还他。不过,真的演起 来,「傻角」是非常有趣的。装作傻瓜样,说些愚蠢的话,倒是可以代大家把平时想说却又不能说的真心话说出来,「傻角」可以说是个‘自由表现者’。”
帕托克 出生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,曾在名牌大学哈佛大学攻读比较宗教学,并担任合唱团的团长。在毕业的时候,合唱团组织了「亚洲公演旅行」,并因此而来到日本。
帕托克告诉记者:“那时,日本人对客人的热情招待令我很感动。当时我们只是学生,但日本人为我们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。我心想我也许适应在这个国家生活。” 帕托克原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电影演员。但是,在故乡时,他觉得自己很难进入好莱坞,并为前途而忧愁。旅行来到日本后所碰到的一切,最终使他留在了日本,成 为一名英语会话教师。
帕托克说:“刚来日本时,日语中模棱的语言表现让我感到非常伤脑筋,我经常不知道别人要我做什么。但是,当我慢慢地习惯并能够对日语运用自如后,我便觉得这种表现方法很方便,日常生活中常常离不开它。”
例如日语中的“YOROSHIKU”,意思是“请多关照”。在英语中,当人们对对方有明确要求的时候常说这句话,而在日语中,人们常用以作为一句非常随意 的问候语,即使没有任何结果,也不会相互伤害。当了解日语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方法后,帕托克的日语水平也开始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。
不久,帕托克打算在日本实现自己的演员理想。他进入了一个剧团,但是,戏剧或是电视剧中几乎都没有美国人角色。于是,他开始转向说相声。
“说相声,最初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,但相声节目上了电视后,自己也意外地出了名,干着干着,自己感到非常快乐。”
现在,帕托克是个大忙人了,除了说相声外,还常作为记实报道主持人和英语会话教师出现在电视银屏上,同时,他也在广播音乐节目中担任主持人,并且还执笔写书等。帕托克现居住在东京都内的公寓里,他说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,假日里也忙于写作。
在结束采访时,帕托克对记者说:“现在工作和生活确实有点紧张,但是我想以这些为基础,向电影演员的方向发展。当然,我要在电影中担任非我莫属的主要角色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