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ponica

2025 NO.37

Menu

散步看日本散步看日本

7

一个向世界开放的商家之城

在与海外的交流中,堺日益而繁荣昌盛,并在十六世纪时成为一个自治城市。其丰富的文化与进取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。

摄影●栗原论、Aflo、PIXTA

矗立在堺旧港的“旧堺灯台”

“方违神社”是掌管方位的神社,人们来这里参拜,祈求旅行与移居的平安。

“百舌鸟古坟群”中格外引人注目的“大仙陵古坟(仁德天皇陵古坟)”(摄影:堺市)

乘坐从新大阪站向南行驶的电车,约30分钟就来到大阪府内人口仅次于大阪市的大城市——堺。这是近畿地区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,临海地带建有最先进的工厂,自古以来,堺就在与海外的频繁交流中谱写着其灿烂的文化历史。

旅游爱好者务必携带的方违神社的“旅行安全护身符”

因其位于旧时地方行政区域的摄津国与和泉国两地之“境”,故得“堺”(SAKAI,与“境”同音)之地名。堺的“方违神社”,因位于包括河内国在内的三国边界,故而被人尊崇为不属任何一地的、无方位的圣地。堺的南侧是四世纪后半期到六世纪前半期建造的44座坟墓,即被列为世界遗产的“百舌鸟古墓群”地带。其中全长约486米的“大仙陵古坟(仁德天皇陵古坟)”,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坟墓之一。据说堺这个地方是通往东边都城的道路的交通要冲,很多海外使者来往于此。坟墓的宏伟规模想来也起着显示国力的作用吧。

“南蛮屏风”描绘出了与海外交流的繁荣、熙攘景象。(提供:堺市博物馆)

十五世纪左右,这里成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船只的出发与到达地,并以此为契机而形成一个贸易港,十六世纪时,葡萄牙与西班牙的船只也来到这里,海外来访者接踵而至,使堺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城市。在通过贸易而致富的商人们对城市的治理下,堺成为一个有着自由开放氛围的地方自治城市,并极尽荣华。城市的旧时面貌一般可以通过绘画等去了解,而在介绍堺的历史与文化的文化观光设施“SAKAI 利晶之杜”中,人们可以通过VR(虚拟现实)体验去感知昔日的城市街道以及百姓的生活气息。

“SAKAI利晶之杜”的VR(虚拟现实)体验,让游人穿越到了十六世纪的堺。(提供:SAKAI利晶之杜)